
在下遊光學應用升級的推動下,光學玻璃研磨機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,技術迭代、應用拓展與政策環保要求共同重塑行業發展路徑。
從行業現狀看,市場規模穩步增長。2024 年相關細分市場規模達 137.6 億元,同比增長 8.3%,預計 2025 年將升至 149.2 億元,增速 8.4%。
增長伴隨明顯結構性變化:表麵粗糙度 0.8nm 以內的高精度產品,已成半導體光刻鏡頭、AR/VR 設備等尖端領域標配;非球麵鏡片出貨占比從 2020 年 22.1% 升至 2024 年 37.6%,超薄玻璃鏡片同比增長 21.8%,精準響應下遊輕量化、高精度需求。
技術升級是行業發展核心主線。精度從微米級向納米級、超納米級突破,部分領域實現 0.1nm 內表麵粗糙度控製。
工藝上,多工序複合研磨模式普及,整合粗磨、精磨、拋光環節,搭配實時檢測與參數動態調整,大幅提升良率與一致性;智能化改造同步推進,AI 缺陷檢測係統與自動化流程結合,降低人工依賴,實現研磨過程精準把控。
應用場景多元化注入新活力。消費電子仍是核心需求源,智能手機多攝拉動中高端研磨需求;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對高清攝像模組的需求,成近兩年增長引擎。
新興領域快速崛起,AR/VR 頭顯自由曲麵鏡片相關市場,2024 年達 6.3 億元,2025 年將突破 8.1 億元;機器視覺與工業自動化檢測領域的指數級增長,開辟全新增長極。
綠色轉型與政策賦能提供重要支撐。環保政策倒逼技術革新,無鉛、無砷環保玻璃研發加速,超 60% 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線綠色轉型。
國家政策力度顯著,《“十四五”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》將高端光學玻璃納入新材料攻關重點,明確 2025 年關鍵戰略材料保障能力達 70% 以上,指引行業向高性能、自主化發展。
當前行業雖態勢良好,但仍麵臨核心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挑戰。









